首页

芷晴旗袍中国风原味调

时间:2025-05-23 04:43:58 作者:世界观|冲刺90天:对美航运重启 美国零售业囤货 浏览量:57117

  据《大众日报》报道,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、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,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、党组原副书记周振兴同志,因病医治无效,于2024年4月23日9时35分逝世,享年97岁。4月25日下午,周振兴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济南市殡仪馆举行。

  周振兴同志是山东齐河人,1927年2月出生,1943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任冀鲁豫边区抗日第四中学学委委员,齐禹县委组织部干事、十二区区委书记,禹城县委组织部部长、副书记,德县县委第一书记,夏津县委第一书记,聊城地委副秘书长、秘书长、常委、副书记,菏泽地委副书记、书记,副省长兼省政府秘书长,省委常委、青岛市委第一书记,省委常委、省委研究室主任,省政协副主席、省委统战部部长,省政协副主席、党组副书记。1998年2月离休。

周振兴老人2018年接受采访。图源:菏泽日报

  长安街知事(微信ID:Capitalnews)注意到,2018年7月,《菏泽日报》一篇名为《书记的耳光》的回忆文章在网络上刷屏,讲述的正是时任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的一段真实经历。

  改革开放初期,周振兴到曹县韩集“红三村”,看望杨得志将军当年的老房东、83岁的老共产党员伊巧云。

  伊巧云当时已重病在身。当周振兴握住老人枯瘦的手询问还有什么要求时,老人犹豫了一下,说“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”。说完,老人又后悔了,用另一只手拍打着周振兴的手背,“也就是这么一想,周书记别当事。”

  历来以雷厉风行、低调工作作风著称的周振兴,一下子泪流满面。他双手握住老人的双手:“怪我,怪我们啊,老人家,对不起您。”他抹了一把脸,回身掏出自己衣袋中的一沓钱,递到赶来的乡镇书记手中,县、乡领导纷纷掏自己的衣袋,被周书记一把按住了。

  随后,周振兴在一个汇报会上眼含热泪地讲了一段话:“伊巧云老人今年83岁,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她牺牲了丈夫和三个孩子。抗战时期,在抗战堡垒红山村做杨得志将军的房东时,为接待来往的将士,她曾一天做过9顿饭。为让将士吃饱吃好,她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物件和娘家陪送的嫁妆。现在,在我们领导下,生重病了,竟吃不上半碗肥中带瘦的肉。同志们,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书记吗?”说着,周振兴突然抬手扇了自己一个耳光,“我们这些大大小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?”

周振兴(左二)与农民交谈。图源:菏泽日报

  2018年8月,《人民日报》刊发《一记耳光,打醒多少麻木的心》的报道,专访对象正是周振兴。

  周振兴说:中国农民实在是太好了,当时忍饥挨饿,但大家认为没有人故意让他们吃不上饭。那时候干部很少有谋私利的,所以干群关系比较融洽。

  当时在张殿兴家,我问他吃什么饭,并走向他的厨房。老两口拦着我,不愿意让我进去。我尝过菜团子后,张殿兴的妻子急急忙忙说:俺不苦,就是现在地里不收啥。俺感谢共产党,没有共产党,俺活不到今天。

  我的泪当时就止不住流下来了,多好的农民啊!穷成这个样子,还说感谢,这叫咱当领导的脸往哪儿搁?心里都是内疚和沉痛。

  后来我每隔几年就去一次小井村,看着张殿兴家还有村里群众生产生活越来越好,我打心眼里高兴。我在菏泽工作了11年,与菏泽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多维度齐发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“拔节而起”底气足

杭州12月5日电(奚金燕 蓝伊旎)高速公路越来越聪明了,交通运营维护越来越智能了,交通工程建设越来越高效了……12月5日,第六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在杭州开幕,集中展示了一批集智能建造、智慧运营、综合场景应用等于一体的新技术成果。

国泰投资逾千亿港元 强化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

今年春节前夕,京津冀地区首次开通的“智利—天津车厘子快线”,以最快的接卸效率、最优的通关流程、最短的配送时间,实现了到港5小时左右覆盖京津冀水果批发市场,展现了我国统一大市场的高效协调效力。

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英制裁中国企业答记者问

例如,如果气候变暖超过2°C,到本世纪末,西班牙、意大利、希腊和美国加州南部可能有90%的传统沿海和低地红酒酿造区,会由于过度干旱和热浪频发而面临丧失适宜性的巨大风险。此外,41%的有不适宜风险的现有红酒产区,其未来将取决于有效适应措施的可行性。

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不允许赖清德“过境”

2023年9月6日,为促进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交流与合作,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在香港中联办教科部、香港教育局、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成立。在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帮助下,香港港专学院等7所香港院校的学生到四川交流学习。而部分四川院校的学生在香港实习后,还获得了留在香港工作的机会。

银川初一男生跑步时猝死 学校:警方已排除刑案

    2024年4月,恩达伊施米耶与布隆迪国家项目负责人普鲁登特·纳塔尔·马赫罗梅扎一行人来到多年生稻种植示范基地,深入了解多年生稻在布隆迪的种植情况。映入他们眼帘的,是一片片茂密翠绿的稻田。在基地,恩达伊施米耶沿着田埂缓缓前行,不时驻足与华大农业专家交流,询问多年生稻的种植技术、产量以及市场前景等问题。她说:“看到多年生稻在布隆迪成功推广,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。这不仅是布隆迪与中国在农业方面合作的典范,也为布隆迪乃至非洲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